節能檢測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,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“三廢”(廢水、廢氣、廢渣)、粉塵、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、振動、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,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、廢液、噪聲,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,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,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、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; 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,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、鐵路、公路干線、大型港口碼頭、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,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、海上油田、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、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,新工業區、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 的破壞、污染和影響;
照項目應執行的節能標準和規范進行分析與評價,特別是強制性標準、規范及條款應嚴格執行。適用于項目的用能方案、建筑熱工設計方案、設備選型、節能措施等評價。項目的用能方案應滿足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;項目的建筑設計、圍護結構的熱工指標、采暖及空調室內設計溫度等應滿足相關標準的規定;設備的選擇應滿足相關標準規范對性能系數及能效比的規定;是否按照相關標準規范的規定采取了適用的節能措施。利用專家在專業方面的經驗、知識和技能,通過直觀經驗分析的判斷方法。適用于項目用能方案、技術方案、能耗計算中經驗數據的取值、節能措施的評價。根據項目所涉及的相關專業,組織相應的專家,對項目采取的用能方案是否合理可行、是否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進行分析評價;對能耗計算中經驗數據的取值是否合理可靠進行分析判斷;對項目擬選用節能措施是否適用及可行進行分析評價。
節能和環保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兩個重要方面。2015年4月,國務院《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》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目標。一方面,要求資源的利用更加高效。對于部分資源利用指標,如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等,均提出了高于“十二五”期間的標準。另一方面,要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。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減少,大氣環境質量、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改善,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,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,生物多樣性速度得到基本控制,全國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等。
節能檢測